您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嗎?沒有明顯感冒或生病卻感覺身體不舒服、沒吃壞肚子卻經常脹氣、沒有失眠卻經常感到疲勞、沒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卻感覺胸悶、…。去看診檢查又找不出原因,腸胃沒有問題、心臟也沒問題;醫師開了針對緩解症狀的藥,吃了好像也沒有改善。
身體不舒服,找不到原因,這些持續的不明症狀,其實都有可能是腸漏症在作怪!今天就來談談導致許多身體不適的一大破口,腸漏症。
腸漏症(Leaky gut syndrome)是什麼?腸子破了?會漏水嗎?
腸漏症是什麼?所謂腸漏,就是指『腸道滲透力增加』(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)這個現象,雖然無法以肉眼觀察到,然而若藉由電子顯微鏡,就可觀察觀察到腸壁細胞的連結明顯出現縫隙。
雖然腸漏的情形確實存在,但以傳統醫學的角度來說,對腸漏的了解還不夠多,並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檢測可以實行,尤其無法確認腸道滲透性的增加是身體不舒服的成因、還是結果,因此,臨床上要明確定義腸漏是有一定的困難度。
近年興起的功能醫學,對「腸漏症」(Leaky Gut Syndrome)(腸漏所引起的症狀)以另一個角度做了解釋。功能醫學的角色就像西醫裡的中醫,當諸多檢查顯示身體的結構沒有問題時,功能醫學的介入,可以讓我們進一步查出身體的運作是否有哪個環節不順暢,進而找出原因,並對症下藥。
功能醫學所定義下的腸漏症,是指腸黏膜受損,無法做好守門員的把關工作,讓不該進入體內的大分子溜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流竄全身(詳見下圖),讓免疫系統把它們當成敵人,於是在身體各處引發免疫反應、到處點火,導致各式各樣的慢性症狀甚至疾病。
腸漏是怎麼發生的?
腸漏的發生原因還不是非常明確,但不論腸漏是如何發生的,目前較被接受的理論之一是腸黏膜細胞之間的縫隙太大,或甚至先有破口。
簡單地說,正常的腸道黏膜(詳見下圖):
1、腸道黏膜細胞像磚塊一樣,排列整齊像一面牆,彼此緊密連結,防止滲漏。
2、類似水泥般的黏液分布在外牆般黏膜細胞表面。
3、小分子營養物質藉由黏膜細胞大量的絨毛被吸收進入體內。
如果牆壁有裂縫,雨水很容易就滲入屋裡(詳見上右圖)。
功能正常的腸黏膜獨特之處在於,小分子可以被吸收,但是大分子(包含細菌、過敏原、毒素等)會被阻隔在外。但當腸漏發生後,如果又有消化不完全的大分子(麩質、蛋白質、胜肽等)或毒性物質(農藥、重金屬等)便會從縫隙跑進血管、進入體內。這些不該進入體內的物質,被人體免疫系統認為是敵人而引發免疫反應(發炎)。
腸漏只是各種症狀的源頭,慢性食物過敏引起各種症狀
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,都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腸漏,因為除了遺傳,現代人的低纖維飲食型態、高糖與高飽和脂肪飲食、飲酒過量、壓力、腸道壞菌過多、藥物、飢餓(營養不良)、加上老化等各種因素都可能引發這個過程,導致細胞連結出現縫隙。腸漏發生了,就像牆面有縫隙,雨水很容易就滲入屋裡。
那麼,哪些壞東西會經由破口進入體內?
1、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大分子
正常情況下,腸胃道會將食物分解成胺基酸、葡萄糖、甘油、脂肪酸、礦物質、維生素等小分子之後,才會被小腸吸收。唯有經過完全分解後的小分子才能進入體內。
但如果消化不良,例如,胃酸不足、消化酵素不足,導致食物的分解不完全,這些分解不完全的大分子就有機會經由腸漏破口進入體內,尤其是蛋白質分解不完全就容易形成所謂的『食物過敏原』(抗原,例如,麩質、大分子胜肽)。進入人體後,引起免疫系統啟動免疫反應(發炎、產生抗體),未來這些物質再次進入身體,免疫系統直接出現反應(類似第二劑疫苗),引發所謂『食物不耐症』,吃什麼拉什麼。
抗原、抗體、抗體+抗原,會隨著血液到處流竄,血液流過之處,都可能發生發炎反應。因此,腸漏引起的症狀十分廣泛,從皮膚到關節,從呼吸系統到消化系統,例如:皮膚疹、慢性疲勞、腹脹、腹痛、腹瀉、食物敏感、氣喘、關節疼痛等等。
2、跟隨食物一起被吃下肚的毒素等
細菌、農藥、燒烤油炸的芳香烴化合物、重金屬、界面活性劑、環境荷爾蒙都可能隨食物被吃下肚,這些物質除了刺激腸黏膜,進入體內會危害身體而引起各種疾病。
腸子是『漏』了,但這個小小的破洞不會疼痛、也不會流血,所以我們不會有知覺,況且這些破洞無法以肉眼觀察,只能切片用高倍數顯微鏡觀察。這麼說來,腸漏的重要性到底何在?過去的研究顯示,腸漏在某些腸道疾病扮演特定的角色,例如腸躁症、克隆氏症、潰瘍性結腸炎和乳糜瀉。
那麼,除了腸子的問題,腸漏會不會也在身體其它地方引發問題?
確實有部分研究顯示,腸漏也和慢性肝臟疾病、糖尿病、食物過敏、甚至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都有相關性。但目前還沒有人體的臨床研究能證實這些症狀和疾病到底是原因、還是結果,腸漏是否導致腸道以外疾病發展依然存在爭議。
腸漏要如何處置?
腸漏所造成的慢性健康問題主要來自生活型態,腸漏充其量只是這些慢性問題的開端,若不正視問題且做出改變,發展成疾病就大大划不來。但,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腸漏呢?可由以下幾個標準去判斷:
1、若有不明原因的腹痛、腹瀉、腹脹等症狀,排除急性感染及器質性的原因後,可以往腸漏的方向著手。
2、沒來由的疲勞、無預期的食物過敏、皮膚出現疹子(過敏或敏感)、懷疑關節發炎或疼痛等,先排除該器官本身的疾病後,就可以適度懷疑是腸漏所引起的。
改善,從源頭開始
這些年來科學家發表有關的『腸道通透性增加』的論文不計其數,雖有助腸漏知識的整合,雖然目前並沒有特定的藥物可以治療,但從保健的角度切入,治本後自然治標,你可以這麼做:
1、先找出導致發炎的原因
避免過敏食材,減緩腸道持續發炎。首先可以做的,要知道哪些食物引起發炎,腸漏讓這些食物變得不安全,這些不安全的食物又會讓腸漏更嚴重,兩者造成惡性循環。因此建議做食物過敏原測試,先暫時停止食用引起發炎最嚴重的食物(例如,麩質)。
2、不論是因或是果,先把破口補起來
腸道黏膜有問題,表示消化、吸收的功能都大打折扣,可以補充麩醯胺酸、生物類黃酮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素。特別是麩醯胺酸,它是腸道維持正常結構與功能的重要物質,能增強腸黏膜修復力。
3、補充消化酵素,協助食物分解
尤其是協助蛋白質的分解,不完全分解的蛋白質常常是過敏原。
4、補充益生菌
除了阻止壞菌過度增生,讓腸道菌叢回復平衡,也強化腸道黏膜的完整。
慢性健康問題不容易處理,想讓長期頭痛問題迎刃而解,必須換個方向思考,比起愈來愈差的生活品質、未來可預期的用藥,不如從現在開始身體力行,感變自己一些生活習慣,讓未來活得更健康!